大沽口炮台位于塘沽东南海河入海处。大沽口自明朝开始驻兵设防,清朝建砖木炮台一座,称“南炮台”、“北炮台”。咸丰八年(1858)僧格林沁奉命主持大沽口防务,南岸建成三座大炮台,北岸建成两座大炮台,分别以威、镇、海、门、高五字命名,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;另有一座建在北岸,称为西北炮台。自此,大沽口炮台形成完整的海口防御体系。大沽口炮台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,是清朝北方海防设施的代表性遗存。该炮台1900年遭八国联军严重损毁后被弃置,新中国成立后用作海防军事设施。1999年为威字炮台建立遗址纪念馆。2004年对威、镇、海炮台进行了考古勘探,探明地下遗存情况。大沽口炮台遗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